目前分類:朱爺爺專欄 (23)

瀏覽方式: 標題列表 簡短摘要
大航海時代的蜚蠊

        蜚蠊是常在人身邊走動、目標顯著的昆蟲,因此早在公元前三百年古希臘時代亞里士多德所撰的《動物誌》中,就出現有關蜚蠊的記錄。而以撰寫《自然體系》(Naturae Systema)建立現行動物分類命名方式而著名的林奈,在1758年該書第十版中,以Blatta為屬名記載了以下九種蜚蠊:B. gigantea、B. aegyptiaca、B. surinamensis、B. americana、B. nivea、B. africanus、B. orientalis、B. lapponica、B. oblongata。我們所熟知的德國蜚蠊B. germanica,並未列名其中。B. germanica直到1767年出版的第十二版中才出現。
        上述十種蜚蠊中,除B. gigantea、B. nivea和B. oblongata三種外,其他七種都是根據採集地點,亦即寄出標本的地名而命名,這些地名並不代表該蜚蠊的原產地。例如B. americana、B. germanica即現在我們所講的美國蜚蠊、德國蜚蠊,日後的研究也證實牠們的原產地在非洲;牠們是在1492年哥倫布發現新大陸後開啟的大航海時代,搭上探險船、海盜船、香料船,甚至奴隸船等,擴大牠們的分佈範圍。如前所述的一些非洲原產地的蜚蠊搭上奴隸船先到新大陸,然後再搭上運送砂糖、煙草的船到歐洲。
        德國蜚蠊是在1620年從北非跟著第一批到北美的移民搭上五月花號(Mayflower)偷渡到美國的,之後再搭上來往北美、歐洲的船來到歐洲。除了利用船舶進行海上的遷移外,蜚蠊更靠著馬車等交通工具在陸地上擴大了分布範圍。大大小小的戰爭更是蜚蠊分散的大好時機,隨著軍用物資的搬運、士兵的進軍、撤退或凱旋,蜚蠊迅速擴張牠的分布。如在十八世紀的七年戰爭後,德國蜚蠊廣泛分布於參戰國之間,因而在戰後德國人把牠叫做露西亞蜚蠊,俄國人稱牠為布魯斯蜚蠊,互相掛上敵國的國名,藉蜚蠊而相譏,蜚蠊何其無辜!

insectep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牛仔褲的防蟲效果

        對“穿一向興趣不高的我,雖已記不太清楚,但曾經有段時期街上老老少少都流行穿牛仔褲。當然,現在街上也常見穿上各式各樣牛仔褲的年輕人。
        所謂牛仔褲(Blue Jeans)是從何時開始?有各種版本的說法,其中之一是這樣說的:在1853年代的某月某日,在美國西部的一個小城鎮酒吧中,推銷帳蓬、馬車用帆布的年青商人Levi Strauss正懊惱著銷售成績不佳,此時他突然想起路過的人曾經指著自己破洞的褲子對他說的一句話:「這裡的帆布已夠多了,大家需要的是褲子」.於是 Levi Strauss立刻回到舊金山,要求服裝店把所有帳蓬用的帆布製成褲子,並將自己名字附在新開發的褲子上。由於1850年代初期正是美國加州的淘金熱,牛仔褲銷售的對象無疑是以礦工為主。此後農夫、牧童等也漸漸的普遍使用。此後至1929年代,大量出版的西部電影以及經濟大恐慌使得本來以牛肉生產為主的經濟牧場變成觀光牧場(Dude Ranch),更將牛仔褲推到勞動階級以外的社會裡。
        話題回到牛仔褲出現之前,他們的帳蓬為何都染成藍色?那些牛仔、牧童為何那麼喜歡穿牛仔褲?因為它除了耐用耐磨外還有防蟲之效果。這從1861年爆發南北戰爭時北軍士兵所穿的藍色制服即可知一般;只是他們的制服並不是使用如Jean、denim等和現在牛仔相同的布料所做的,此後常出現於西部片的騎兵隊員也穿藍色的軍服。因為當時為了把布料染成藍色使用屬於豆科植物的印度藍(Indigofera spp.),從學名即知它本是原產於印度。自古即用於抽出染料,並已知所抽出的色素有防蟲、抗菌作用,也可治療汗疹等,很適合野外工作用布料的染色。該色素的原色呈黑色,當把浸漬原液的布料取出接觸空氣後黑色色素之indican立刻產生氧化作用變成鮮藍的靛青精(indigo)。其實這種化學反應於植物並不罕見;如切洋蔥時令人眼淚直流的刺激即是其中之一。其實這種反應都是植物為了自衛而演化出來的,即平常以毒性低的化合物蓄積於植物體內但當細胞受害被破壞時立刻變成高毒性的物質而擊退害敵。印度藍的indican 即是在抽出色素的過程中,當細胞被破壞時立變成具有高度防蟲、抗菌作用的靛青精。但這種把indican變成靛青精並非印度藍的專利,在東洋常用於染成藍色用的蓼藍(Polygonum tinctorium)或琉球藍(Stronbilanthes cusia)等也含有indican。

insectep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螳螂複眼上的黑點

        談到Leonardo da Vinci,年輕的人想的可能是da Vinci Code。但對於我這般的老人,印象最深的還是他的名畫蒙那麗莎(Mona Liza)。若以這幅畫的淵源與過程,或完成後的下落等下筆必成長篇大論,但在此姑且不談,因為畢竟距昆蟲太遙遠。重點是我們在欣賞蒙那麗莎的畫像時,無論從那一個角度看,似乎都可與她的瞳孔對上焦,好似都與畫中人對侍,使得這幅畫更是出名。
        然在昆蟲裡竟有具備與蒙那麗莎相同眼睛的種類,那就是螳螂。在觀察螳螂的複眼時可見眼上有個黑點-偽瞳孔,由於從各個角度看,都可以看到它,讓人覺得牠一直盯著自己看。大家都知道,昆蟲的複眼為許多個單眼聚合而成。當你觀察螳螂複眼時,只能看到面對你角度少數幾個單眼底部的黑色部份,如此不管你如何移動位置,黑點都是存在的。
        光是螳螂可談的話題就不少,如牠捕捉獵物時的敏捷、正確的獵捕行為,交尾時雄蟲如何逃過被雌蟲捕食的方法等等。此外,牠對產卵場所的選擇能力更是讓人折服。據日本每年嚴重積雪地區40多年來的調查,在這些地區的大螳螂(Tenodera acridifolia)一年只發生一代,以卵越冬,春天孵化的若蟲到了初夏發育變成成蟲。到了秋天母成蟲尋偶、交尾、產卵後即死亡。然雌蟲為了選擇最佳產卵場所──亦即產卵場所的高度──花了不少心血,倘若產卵的位置太高,目標太明顯則容易被鳥類啄食,太低可能導致卵鞘埋在積雪中以致卵窒息而死。雖然每年積雪量有所變化,且產卵期都在開始積雪之三個月前,但雌蟲似有預知氣象般的超能力,而將卵產在比積雪略為高一點的樹幹、樹枝上。當然,目前尚完全不知道螳螂以如何方法或機制預知三個月後的積雪量。然若我們可以明瞭其機制並利用在預知將來數個月後的降雨量等等,或對水資源的調整、控制等必有很大的貢獻。此就有待昆蟲人去努力揭開謎底。

insectep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