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航海時代的蜚蠊

        蜚蠊是常在人身邊走動、目標顯著的昆蟲,因此早在公元前三百年古希臘時代亞里士多德所撰的《動物誌》中,就出現有關蜚蠊的記錄。而以撰寫《自然體系》(Naturae Systema)建立現行動物分類命名方式而著名的林奈,在1758年該書第十版中,以Blatta為屬名記載了以下九種蜚蠊:B. gigantea、B. aegyptiaca、B. surinamensis、B. americana、B. nivea、B. africanus、B. orientalis、B. lapponica、B. oblongata。我們所熟知的德國蜚蠊B. germanica,並未列名其中。B. germanica直到1767年出版的第十二版中才出現。
        上述十種蜚蠊中,除B. gigantea、B. nivea和B. oblongata三種外,其他七種都是根據採集地點,亦即寄出標本的地名而命名,這些地名並不代表該蜚蠊的原產地。例如B. americana、B. germanica即現在我們所講的美國蜚蠊、德國蜚蠊,日後的研究也證實牠們的原產地在非洲;牠們是在1492年哥倫布發現新大陸後開啟的大航海時代,搭上探險船、海盜船、香料船,甚至奴隸船等,擴大牠們的分佈範圍。如前所述的一些非洲原產地的蜚蠊搭上奴隸船先到新大陸,然後再搭上運送砂糖、煙草的船到歐洲。
        德國蜚蠊是在1620年從北非跟著第一批到北美的移民搭上五月花號(Mayflower)偷渡到美國的,之後再搭上來往北美、歐洲的船來到歐洲。除了利用船舶進行海上的遷移外,蜚蠊更靠著馬車等交通工具在陸地上擴大了分布範圍。大大小小的戰爭更是蜚蠊分散的大好時機,隨著軍用物資的搬運、士兵的進軍、撤退或凱旋,蜚蠊迅速擴張牠的分布。如在十八世紀的七年戰爭後,德國蜚蠊廣泛分布於參戰國之間,因而在戰後德國人把牠叫做露西亞蜚蠊,俄國人稱牠為布魯斯蜚蠊,互相掛上敵國的國名,藉蜚蠊而相譏,蜚蠊何其無辜!
        1854年爆發的克里米亞戰爭(Crimean War),以南丁格爾(F. Nightingale,1820~1910)致力於建立戰地醫院衛生管理制度而有名,英國雖於1856年獲得最後的勝利,但戰爭其間還是讓德國蜚蠊順利登陸英國。如前文所述,蜚蠊本是熱帶性昆蟲,由於十七、十八世紀的航海皆靠速度甚慢的帆船,一進入熱帶地區,由於溫度升高常引起船內蜚蠊大發生。據探險家庫克船長(Captain James Cook,1728~1779)的航海記錄,在他第三次大航海(1776~1779)行經南太平洋海域時,船上曾有東洋蜚蠊和德國蜚廉的大發生。他記載道:「當帆船上帆略微鬆開時,成千上萬隻蜚蠊掉落甲板。尤其晚上,晝伏夜出的蜚蠊成群爬行的聲音往往讓人不能入睡。」
        其實位在熱帶、亞熱帶地區的臺灣,情況也好不到哪裡去。1626年在台南建造熱蘭遮城的荷蘭東印度公司東洋艦隊司令偉斯(Gerard F. de With)在該年11月5日向總公司提出的報告中,有如下一段:「在我們居住的沙地上需要加蓋兩、三棟防火性的倉庫,由於目前的倉庫不能收容所有的貨物,致使不少堆積在外的貨物,容易受到蜚蠊的食害」。這是目前我們所知西歐人最早有關台灣產昆蟲的記載。(本文版權屬作者所有請勿轉載!)(劉錕 攝)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insectep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