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昆蟲系統分類研究室/ 我們的法醫昆蟲學研究

法醫昆蟲學應用在刑事案件偵察上主要可能提供如死亡時間、死亡地點或死亡原因的推估。昆蟲在屍體上的活動與生長模式是可以預測的,一旦發現超出預期結果的昆蟲資料,顯示此屍體必然經過了某些非自然的因素所影響。利用昆蟲的種類、分布、發育速率及消長模式等資訊,有助於釐清這些問題。法醫昆蟲學是一個多領域甚或是跨領域的學門,簡單來說,法醫昆蟲學就是一門應用所有可能的昆蟲學及其相關知識來解決法律所關心問題的科學。作為一門實事求是的科學,法醫昆蟲學不應被過度誇大渲染,任何呈現在法庭上的證據,都必須接受最嚴格的檢視與考驗。

第一個嚴峻的考驗在於如何正確無誤的判斷我們所面對的昆蟲種類。我們了解在屍體上可能出現的昆蟲種類涵蓋極廣,任何一位受過專業訓練的分類學者終其一生也僅能專精於一或少數幾個昆蟲類群,然而;屍體分解過程中所吸引而來的各類群昆蟲繁多,如何鑑定牠們顯然就是一個很大的難題。昆蟲分類鑑定於是成為一個不得不優先完成的課題,2000年開始我們選擇了屍體分解初期的蠅類鑑定作為進入這個領域的首要工作。截至目前為止,法醫昆蟲學的主要應用方向仍以估算死後間隔時間(PMI)為主,所以針對那些屍體分解早期的昆蟲,特別是麗蠅,瞭解其種類及其發育生活史,是一個具有立即明顯效益的投資。

由於蠅類形態的差異不易區辨,高度依賴雄蟲生殖器形態的分類系統,在刑案現場的採證標本上顯得有些難以達成。我們意識到開發替代鑑定系統的急迫性;然而在眾多形態特徵中找尋替代特徵的工作,基本上是非常枯燥而冗長的。對於殘缺破損的樣品中找尋穩定可信賴的分類特徵,其難度是可想而知的。而幼期的鑑定系統開發其難度往往更勝於成蟲,還好分子技術的便利性,使得其說服力能獲得較高的提升,我們開發了簡易的種類分子檢索表目的,其實也只是希望落實並強化研究的實用層面。

約莫在2002年左右,我們心中浮現了另一個願景,我們期盼分子標記的技術能更進一步幫我們解決地區性族群差異的問題,儘管我們瞭解,長久以來這一個希望藉由昆蟲連結犯案現場的夢想一直沒能達成。然而當台灣與美國族群高達99.9%的相似度結果出現時,我們開始警覺到我們對這些小生物的瞭解實在太過貧乏,其實在這個領域中,並不像其他主流科學一樣有著豐富的參考文獻,許多看似基本的內容,其實恐怕都還未曾被研究過。

不管是在族群方面或是個體上,在最近的幾年中有一些更為基本的方向圍繞在我們研究生的研究主題上,像是夜間產卵、產卵偏好、種內、種間競爭、聚集產卵或取食等,每一個都看似行為生態學上的大題目,其實背後都只是為了補齊估算PMI 值所需要的基礎生物學片段。生物性因子造成的影響往往超過我們的預期,我們看到了蠅蛆在競爭的情況下,其發育時間竟會差異超過兩天以上,大大的影響了利用發育時間估算死亡時間的準確性。還有當掩埋、浸水、焚燒等手段因素,或溫度、光照、室內外等物理因子被提出時,法醫昆蟲的基礎研究就更顯不足了。這幾年我們有機會接觸到死後長時間或極短時間、分屍、阻隔屍體及水浮屍等實際案例,保守的推論似乎已成了唯一的選擇,原因無他;因為我們目前似乎沒有不保守的本錢,然而這並不是科學本質上的問題,而是許多的議題仍待進行或仍在證實中。2004年以後,我們也開始嘗試將觸角稍微往非麗蠅昆蟲的方向試探,像蚤蠅的鑽地、衣蛾的築巢行為及腐生性甲蟲如隱翅蟲的捕食寄生及埋葬蟲生態行為等,這些研究期待將逐步拼湊出中後期屍體昆蟲相的初步面貌。
法醫昆蟲學能吸引我的主要原因,我想應該是它是一個充滿挑戰和想像空間的學科,當我們嘗試解決問題的同時,另一個問題也正在形成,基礎生物學研究的欠缺,使得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常常捉襟見肘。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insectep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