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蟲系成立十週年感言

        十年前,台灣大學植物病蟲害學系的植物病理組和昆蟲組終於以系分家了,各成植物病理與微生物學系及昆蟲學系。這是我們多年來的夢,在此終於得以實現。然我在分系前已屆齡退休,再加上昆蟲系正式出發的值得紀念的歡喜日子,不巧身在國外,沒能趕上系成立的慶祝大會,現在想想,實在惋惜!
        話說既然分系是昆蟲人長久以來的夢,為何遲至1998年才能一嚐宿願?於中興大學植物病蟲害學系早於1961年已分成植物病理與昆蟲兩系,台大為何慢了將近三十年才……。關於此,我想藉分系十週年的大日子,將其曲折過程做個說明,讓年輕的昆蟲人瞭解。
        1945年台北帝國大學改制為國立台灣大學時,本屬於台北帝國大學理農學部的昆蟲、養蠶學講座與植物病理學講座合併為農學院之農業生物學系,1949年改名為植物病蟲害學系(以下簡稱植病系),內含昆蟲與植物病理學兩組。在此前的1947年起易希陶教授就任第一任系主任,由於當時系主任沒有任期限制,易教授一直主持系務至1970年。由於易主任做事甚有原則,他認為植病系的任務在農林植物之保護,如此植病系之研究對象不僅包括植物的疾病和害蟲,還要包括有害線蟲、蝸牛、野鼠、雜草等等之有害生物,也因此有了將植病系改稱為植物保護系的構想。由於他這樣見解很堅決,且當時系裡老師都是易主任的受業學生,當然不敢開口討論分系一事。直至1975年易教授逝世,享年73歲,分系之事鬆了些口,並開始策劃分系事宜。然此時時機甚不利,當時教育部的方針自擴大增設系所的政策一百八十度轉向只准設立新學門的系所,並積極輔導整合研究範圍類似的系所,更惶論原是同一系所的兩個組要各自獨立新的系所了,於是分系建議甚難得到教育部之批准。在我當系主任的1982年至1988年間,也曾數次向教育部申請,但都被打回票,最後終於1998年分系成功。從此也知,自1988年後歷任系主任為了此事是如何的辛勞奔波了。
        無論如何,現在已升級為昆蟲系,十年前已踏出新的一步。然我退休時曾下定決心要做個"不在其位,不謀其事"的人,但在此容我提出一些個人的看法;原來昆蟲學系成立的初衷,是希望以農業昆蟲學為主流的昆蟲組,可將研究範圍擴大到整個昆蟲學的領域,並由十年來各位老師的盡力盡心下,確在衛生昆蟲、昆蟲遺傳、昆蟲行為、昆蟲生理、分子生物學、昆蟲多樣性等原與農業昆蟲學少有直接關係的領域上,獲得具體的研究成果。然昆蟲這群動物人人都知道,但少人瞭解牠的重要性及利用價值,這為昆蟲學系知名度一直無法提高的主因。在此雖無法一一介紹昆蟲的重要性與利用價值,僅以下列的例子即可說明昆蟲的重要性。智能型機器人的開發是近年精緻工業中的熱門題材,又昆蟲知覺反應之靈敏是眾人皆知,如蒼蠅嗅到腥肉的氣味馬上飛奔而來;寄生蜂在廣大的空間中可以正確找到寄主昆蟲而產卵;甚至蟑螂可感受秒速0.2公分之空氣流動,在被人打死前逃之夭夭。有關昆蟲之超級感覺能力、知能之例更不勝枚舉。其實多數昆蟲的神經感覺系統僅由約10萬個神經細胞而成,而人體的神經感覺系統約由100億個細胞所組成,可知昆蟲的神經細胞約為人體的10萬分之一。從此可瞭解昆蟲神經感覺系統之構造比人體簡單多,但仍能發揮多種靈巧的反應。因此以昆蟲的神經感覺體制為模型時必能開發構造很簡單但具備多種功能的智能型機器人。可惜至今對昆蟲感受外界刺激後傳導到神經而引起反應的過程僅知基本上之機制,未達能夠應用於機器人的階段。只就此一項的開發成功不但造就機器人工業,說不定於整個社會的構造、運作引起劃期性的變化。
        雖然這種工作並不是單靠昆蟲學者即可進行,而是必須和機器人工業、材料力學,甚至其他動物神經生理學研究人員之協助下才能進行,但昆蟲人無疑是會佔整個工作團隊的主軸。如此想,昆蟲學其實並不是一個冷門學科,因此今後昆蟲學是否仍停留於冷門的地位或蛻變成熱門學問,那就完全靠年輕人的才華與創意囉!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insectep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