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冠然

2008/7-  元大金控 承銷部專業襄理

2007-2008 美國默克製藥 分析師

2005-2006 賓州大學工程與應用科學學校 碩士

2001-2005 台灣大學小兒部分子醫學研究室 研究助理

1995-1999 台灣大學生物資源暨農學院 學士

 

Q:求學時印象最深刻的是?

 

A:最深刻的求學回憶是高中科展以自己的構想-粒子在空間中不同反射路徑的數學模型,獲得優勝。大學期間擔任班代、系壘球隊隊長、系學會會長,並於王重雄老師實驗室鑽研baculovirus議題(編:學長還提到,當初實驗室中飼養一種吃楓香的毒蛾,每當打開飼養箱,毒蛾的毛會到處飄,許多成員都飽受過敏之苦)。

Q:擔任助理期間的收穫?

A:熟悉分子技術,發表文章於高點數期刊。一方面奠定自己在研究方面的成績,讓自己有能讓人肯定的「技能」,另一方面也培養自己的人脈與視野。我認為對於工作的選擇在此時非常重要,包括實驗室的走向,與實驗室主持人。以擔任研究助理為求職目標的學弟妹一定要事先作足功課。

Q:何時立定未來目標?

A:隨時,隨時都在立定新目標!培養「遠視」的眼光很重要。未來的目標是一個動態的過程,隨時隨著自己的眼界與經驗的提升,來改變、強化變動環境裡面的生存。

Q:從研究領域轉換新跑道的歷程是?

A:(編:學長在擔任完助理後,先後至美國賓州大學學習生物資訊(Computational Biology & Bioinformatics)獲得碩士學位,期間亦擔任學校生技團隊(Penn Biotech Group)之專業顧問;於新紐澤西州默克製藥擔任分析師)我認為學新的東西進步才會多。像當初到美國時不選熟悉的分子生物而選擇讀生物資訊,修課時雖非常辛苦,但是這個經驗也大幅的增進對於研究法與研究態度的觀念。嗣後在美國的頂尖藥廠擔任新藥與軟體開發工作,更是在國內經歷不到的全新體驗。 

Q:何時發現自己的特長?

A我在小學是學校的演講隊,演講隊訓練嚴格,星期一到星期六的早自習每個人都要依照前一天規定的題目作一個計時演講。也就是在隊員與老師面前演說,面對批評。學校會有專門的老師指導,也需時常在全校同學面前練習。11歲剛加入的時候全校有三、四十個同學一起接受訓練,然而畢業的時候只剩五個人能撐下去。我覺得特長是需要被發掘、並且磨礪,才會顯現。我不否認有很多人的特長是自然而然的被發現,這些人是幸運的。像我這樣的普通人還是得多花時間去磨練。

Q:給後輩的建議?
A

1.
功不唐捐:這是元大金控前總經理陳嫦芬女士說過的話,意思是你所做的努力、或你過去的懈怠,都會反映在現在與未來的生活中。換句話說,成功和失敗都是累積而來的。

2.
如果有機會的話,應該要出國走走:出國,接受刺激,瞭解自己在世界的位置、體驗不同的文化與思潮,看看全世界各處的菁英及優秀人才,不管結果如何,都能增加自信心。知道為什麼我們能贏,也知道輸在哪裡。絕對不要聽國內媒體對國內學生的片面批評。

3.
多參加各種與就業、升學、留學有關的活動:校內常舉辦就業博覽會、研究所博覽會或校外的留學博覽會等有意義的活動,應多參加,了解更多實用資訊。很多人認為多數的求職、就業博覽會,都不是辦給農學院的學生參加的。其實應該摒棄這種想法,積極參與、多聽多問才能找到未來的方向。

 

主編後記:

王學長是位風度翩翩、談吐實在有條理的君子(這樣的敘述絕對不誇張)。這次訪談印象最深刻的部分是學長的出國經驗。他提到一段話:到了賓州大學後發現國外學生的求學態度和在台灣碰到的學生完全不同,非常積極,人人都是以A或滿分為基準,根本沒有怕被當掉甚至延畢這回事。我想,學長說的這種刺激對我們來說是必要的,唯有親身體驗刺激和挫折,才會成長。如何出國?正如學長所說,只要有心,一切都不是問題,當初學長退伍的時候只有當預官與家教存的20萬,再加上擔任助理時期存的錢與在美國獎學金的資助,便順利完成學業。所謂見賢思齊,能訪問像王學長這樣優秀的系友,我收穫良多。再次謝謝王冠然學長接受我們的專訪!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insectep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