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研究生涯  林守望

EP15_03.JPG 

大家好,我是蕭旭峰老師實驗室的碩一學生林守望。在這一篇研究生涯(ㄧㄚˊ)中我想位大家介紹我的興趣,也就是南北少林拳。我學拳是大一開始的事,因為高中以及國中時各項運動我都不拿手,也不太有興趣,因此上了大學想找一樣新的運動從頭學起,培養運動的習慣。當時我和高中有參加國術社的一位朋友相約去參加台大國術社,過了一學期後他就不見蹤影,原來是跑去土風舞社了,而我則留了下來,直到如今已有四年多的光陰。

說到中國功夫,大家常常充滿了奇幻的遐想,像是飛簷走壁、輕功水上漂,或者像電影功夫那樣隔空把地面打凹之類,金庸小說中也充滿了各個門派、各種心法祕招諸如此類的故事。可惜,我沒有看過任何的武俠小說,無法與各位討論其中的各門派,在這裡我主要介紹我所涉獵的兩門武術:北少林長拳與南少林洪拳。

我們常常聽人說天下武功出少林,其實說天下武功入少林亦非常貼切。少林寺可說是北方拳術的集散地,各拳派之弟子近少林寺學習後互相交流並將所學帶回各師門,因此豐富了少林拳的內涵。長拳,是北少林拳中的代表,相傳是宋太祖趙匡胤所傳之拳,因此稱為長(ㄓㄤˇ)拳,也就是長官之拳。後有人以長拳的大開大合,舒展大方特色,稱之為長(ㄔㄤˊ)拳,這是狹義的長拳。廣義來說呢,北方許多門派例如查拳門、砲拳門等派別的武術也具有長拳大開大合的身形與行全連綿不絕的特色,因此也將這些北派拳術納入長拳的練習範圍之中。

 

長拳的練習注重三關九節的舒展靈活,上中下盤力道的整合,動作的放長打遠、力在末端,並且以身體的內中心線,也就是自頭頂延脊椎內側向下延伸至單田、尾椎的一條假想線,作為發力的來源,以及對敵時自己的鼻尖、丹田與腳尖連成的一條外中心線做為攻防的重點。練習長拳剛開始要先將身體的三關九節放鬆,化掉舊有的用力習慣,然後才能學習力道的整合(如何出力)。所謂的三關九節,指的是上三關(腕、肘、肩共三節)、中三關(頸、肋、腰共三節)以及下三關(胯、膝、踝共三節)而言。初學時期,好好的拉筋以及勤練基本功法(在本門中以五大身法為主)是很重要的,可是剛開始練習時會覺得自己的柔軟度和身體協調性真的是有夠差。在練習套路之前必須學會基本的樁步,有騎馬式(馬步)、登山式(弓步)、伏虎式、坐盤式和玄機式(虛式),樁步的要求要做到整合下三關的力量,以動作標準、低、久為練習時的方向,樁步蹲得好,行拳時才站得穩,下半身的力量才能傳到上半身,而不至於腳動腳的、手動手的,力量無法協調。大家一定聽過男拳北腿,北派拳術對於腿法的訓練也是很要求的,基本六式有踢腿、蹬腿、切腿、蹓腿、內擺腿及外擺腿。關於基本功法在文中不便多言,有興趣可來找我示範。長拳套路的練習多蹦跳與行步動作,練習起來次數多了會氣喘吁吁,因此也訓練了身體活動時不受呼吸影響而歪曲。套路就是將許多具有攻防意義與功力訓練的動作串在一起,形成固定的組合以利練習。每一個套路會有不同的精神與訓練方針,舉例來說,連步拳要求的是步法轉換的順暢,一路埋伏是要求動作的連貫性與招中藏招的特性,小洪拳要求的是招式的連環追擊及身形整合發力,而十字趟講求字,在看似彆扭的動作中學習發力,攻擊範圍長短並重。

 

洪拳相傳由清代洪熙官所創,特色為長橋大馬,注重中三關與全身呼吸吐納所形成之整合力道,而各種勁道則以各種象形拳來表達,如虎、豹、蛇、鶴、龍等形拳。洪拳最具特色之手型為指定中原手,食指朝上,其他四指向前抓扣,為運橋之手型。所謂的象形拳並不是將自己練成一隻老虎或一條蛇,而是提取其中之精神,練習此拳形的攻防意義,將他化為自己的一部份。虎形拳是洪拳的母形拳,其要求為沉肩展背,力貫骨髓,發揮如老虎般的剛猛勁道。蛇形拳則是取蛇之靈活陰柔,動作連綿之意,注重的是氣息的連續不斷與吞吐沉浮的身形手法。鶴拳則注重身手角度之靈活變化,以及前端的彈勁。洪拳的基本樁步有四平大馬、中字馬、子午馬、伏虎馬、麒麟馬、吊馬、獨鶴馬等,與北派樁步之不同在於北派拳術發力時著重下盤力量集中將力量傳到前端,因此馬步要求膝蓋內扣,弓步後腳要撐地,上半身微前傾,以便於整合全身開合之力道;南派馬步則要將兩腳張開成ㄇ字形,上半身完全垂直地面,下盤好似懸吊系統,發力主要在於上半身的氣息運轉控制。

 

以上的介紹是很基本而概括的,要光靠文字語言去說明武術實在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不同門派之間的交流已經很難,更何況是沒有練過武術的人。習武的路上常常會感到孤獨,能有社團中的同好一起練習真的是件幸福的事。這其實跟研究生的生活很像。每個實驗室有不同的研究主題,而一個實驗室裡的每個人的研究題材也不同,專精的情況之下要與不同實驗室的人互相討論會需要費些精神,更何況是與外系友人或長輩,要分享在研究上的心得與快樂更是不容易。我覺得在專題討論課中以及其他時間與各不同研究室的同學相互交流,對研究生涯來說是不可或缺的。

 

練拳就如同許多的運動技能,不是一兩天能夠看到成效的,必須不間斷的練習。功力的產生,可說是基本肌肉骨骼力量的培養加上身體對拳術道理的記憶,因此除了辛苦地紮功,反覆地演練套路,還要常常保有清晰靈活的思想意念,不斷自我檢視,才不會辛苦地、傻傻地練,到頭來卻沒有掌握到武術所真正想表達的內涵。各個門派的武術訓練要求會有所不同,所達到的近期與遠期目標再順序上也會不一樣,但不管是什麼武術,都需要練習者用自己的身體去體會它,進而更認識自己,將武術融入自己的日常生活之中。我悌勉自己,若緊要關頭是到來時要有信心與能力去應變,而在平常生活時也能以習武所培養的毅力與體力,去面對各樣的挑戰。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insectep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