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蟲學之路課程簡介  石正人老師

EP15_02.jpg

「昆蟲學之路」是本系新開課程,主要目的是希望讓大一新生能掌握本系未來發展方向及瞭解教師專長。此課程在系務會議中曾熱烈討論,課程名稱也從法布爾講座、昆蟲面面觀、昆蟲的發展與應用‧‧‧等等,最後由張俊哲老師提出「昆蟲學之路」,終獲共識,底定課程名稱。系上所有老師對本課程都有一定的共識,就是希望經由現身說法,將自己的「學思歷程」與同學分享。

台大是一所研究型大學,對老師的要求除了教學外,更重要的是研究。昆蟲系老師們的研究成果更是傲視生農學院各系所,每年研究成果統計,均是本院第一名,自然地,放在研究的精力就比教學還要多。所以,要真正認識本系的精髓,除非是進入老師們各自的研究室,參與老師們的研究計畫,否則光是上上課很難一窺堂奧之妙。

很多大一同學當初按照大考中心成績分發,未必對昆蟲系有興趣或認識,在傳統價值觀及新生特有的迷惘交互作用下,徬徨不知所措,殊為可惜。在學期末轉系氣氛影響,轉系成功的同學,很多人對轉去的系所並不瞭解,加上與原系就讀同學的隔閡,大學四年過的不好。轉系不成功的同學,很多人就此眼高手低,對本系課程不願深入,大學四年並不好過。幸運能安定下來,一步一腳印,建立未來昆蟲學之路的人幾稀!

insectep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研究生涯  林守望

EP15_03.JPG 

大家好,我是蕭旭峰老師實驗室的碩一學生林守望。在這一篇研究生涯(ㄧㄚˊ)中我想位大家介紹我的興趣,也就是南北少林拳。我學拳是大一開始的事,因為高中以及國中時各項運動我都不拿手,也不太有興趣,因此上了大學想找一樣新的運動從頭學起,培養運動的習慣。當時我和高中有參加國術社的一位朋友相約去參加台大國術社,過了一學期後他就不見蹤影,原來是跑去土風舞社了,而我則留了下來,直到如今已有四年多的光陰。

說到中國功夫,大家常常充滿了奇幻的遐想,像是飛簷走壁、輕功水上漂,或者像電影功夫那樣隔空把地面打凹之類,金庸小說中也充滿了各個門派、各種心法祕招諸如此類的故事。可惜,我沒有看過任何的武俠小說,無法與各位討論其中的各門派,在這裡我主要介紹我所涉獵的兩門武術:北少林長拳與南少林洪拳。

insectep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系主任的話   石正人主任

昆蟲學系館.jpg 

各位系友、家長及同學們:

        時光飛逝!接連幾天收到朋友送來的新月曆後,使我想起小學時候背的課本:「日歷!日曆!掛在牆壁,一天撕去一頁,使我心裡著急」原來是真的!

insectep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新書分享──《火蟻(ア)的生物學─行為、生態と分子基礎》

今年很破例地我到十月才有前往日本買書的機會,一抵達日本我便迫不及待地到旅館附近的「紀伊國屋書店」買了二十多本書,其中之一便是由東正剛、緒方一夫、S. D. Porter合著、海游舍出版的《火蟻(ア)的生物學─行為、生態と分子基礎》,全書共二○六頁,定價日幣2800圓(不含稅)。
       說到火蟻,大家一定不陌生,在二○○四年一種火蟻──紅火蟻(Solenopsis invicta)首次被發現於桃園地區,其後不斷擴大分佈範圍,有關單位雖然積極推動防治措施,但成效有限,目前台北、桃園、新竹、苗栗、嘉義、台南六縣已淪為紅火蟻的活動地區,短短四年間牠已成為我們不能坐視的主要入侵害蟲。只憑此點,本書對我們就具有參考的價值。
       本書共有九章,分別是:1.火蟻類之分類與分佈,2.多態型與分工,3.蟻毒和費洛蒙,4.單女王蟻制社會之生活史,5.單女王蟻制社會與Gp-9遺傳基因,6.南美之火蟻及其天敵,7.火蟻向北美之入侵與擴大分佈,8.火蟻向泛太平洋地域之入侵,9.對日本之警告與建議。其中第8章一五四至一五五頁,根據Chen Y. Y.等(2007)、Huang E. Y. E等(2007)之報告,詳細介紹了紅火蟻在台灣的入侵情形及國家紅火蟻防治中心的活動及防治措施。第9章雖由美國農業部火蟻專家S. D. Porter所執筆,但已譯成日文,因此不懂日文的人難以理解其內容。

insectep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系友專訪   王順成

        wsp.jpg 

        本月電子報訪問的對象,是目前任職於朝陽科技大學環境工程與管理學系教授兼系主任,畢業於台灣大學植物病蟲害學碩士,昆蟲毒理學博士,緊接著到美國北卡羅萊納州立大學應用毒理學博士後研究,簡單看過王老師的履歷,螢幕上密密麻麻的職稱,從研究員到農業藥物毒物試驗所副所長,擔任眾多大學的教授,可知這次的訪談是會有多麼精采。

        王老師是個非常率直的人,剛收到我邀約的信,第一時間就給了答覆,但是從寄信跟老師邀約訪問,到最後確認訪問時間,相距將近一個月的時間,這也能說明王老師真的是百忙之中接受我們的訪問,老師提到當時求學的經歷,很難想像老師在高中前也是不愛念書的學生,高中時遇到了一位化學老師,也是人生中第一個轉捩點,這位老師不只陪他運動,更讓他從退學邊緣拯救回來,老師更笑稱在大學前都沒念過書。而何時對於昆蟲有興趣呢?基於當時環境因素,很多決定不能取決於興趣,很多都是以成績當作一個指標,老師也特別提到了台大植物病蟲害學系,一種有趣的傳統,在學長學弟制的家族體系下,若上一屆的學長有機會出國,就必須想辦法把下屆直屬學弟送出去,而當時進入台大,有部分的原因是希望有機會能出國,當初進入昆蟲學系時,並不喜歡昆蟲,也對於分類、生態研究興趣缺缺,當時從植物保護中心聘請的兼任教授—孫雲沛老師,孫老師專長在於昆蟲毒理,也因為受到孫老師教學認真而感動,轉換想法,其實昆蟲也可以把它做為一個材料,進而跟隨孫老師選擇了昆蟲毒理,在學校畢後進入了植物保護中心,不過因為當時台灣需要針對溫血動物毒理方向的研究,為此到了美國北卡研究動物毒理代謝與環境毒理實驗室,也花了十五年的時間,為台灣創立一套完整溫血動物毒理標準測試程序,也慢慢地從昆蟲毒理轉到動物毒理的過程。而在提到大學階段最敬佩的人,王老師不假思索地回答—朱耀沂老師,從老師的形容下,不難聽出王老師對朱老師的敬重,也提到當時朱老師對學生的關心與認真,更是其他人所要學習的目標,而在王老師的這次的訪談中,提到了幾位對他影響相當大的人物,化學老師幫助了他高中的學業,孫老師確立了他的目標,然而朱老師則給了一個好老師的榜樣,農委會長官古德業博士提供職場典範,在卸任農業藥物毒物試驗所副所長職務後,願意在投身於教育工作,老師也認為當老師就是要提供學生資訊與意見,當然這也是在我貿然寫了簡短的邀訪後,十分熱情,沒有拒絕的原因。

        最後,希望老師能給我們這些學子們一些勉勵,老師提到了其實各個領域都需要人才,就算你是最頂尖的領域也有不適合的人,只要你肯努力,較冷門的領域也能熬出頭,老師也勉勵我們在求學期間,儘量去研習其他不同領域的學科,不要對自己設限,在學校的時間可能不長,不過人生還有很長的一段路,在這之前應該多充實自己,多去看看其他領域,找出自己真正 確立的目標。

insectep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昆蟲系學生不可不修的一堂課---基礎昆蟲學   李後晶老師

       這是第一門進入昆蟲學領域的專業課程,主要課程內容從介紹昆蟲在地球上的強勢地位開始,逐步引導學生認識昆蟲與其他節肢生物開始,並介紹昆蟲形態特徵及生理機能來掌握昆蟲身體的奧秘。當我們可以了解昆蟲的攝食、繁殖及避敵行為之際,必須將昆蟲放入其生存環境中,去考量昆蟲的生存策略,如何在特定棲地中與其他生物共同生存並能擴展其族群。對於一些具有較為特殊生活習性的昆蟲,會特別加以介紹,例如社會性昆蟲,如何從單隻生活的種類漸漸演化出群體生活,甚至社會結構及生殖分工等的社會性昆蟲。最後課程會進入較應用層面的學習,也就是對昆蟲害蟲的了解與管理,如何利用已知的昆蟲學知識進行對蟲害的防治,降低對人類經濟環境及健康的危害,此課程搭配著實習,利用一些標本,由同學親手操作與觀察,來了解昆蟲的形態構造,而野外採集與觀察是建立現實與理論關係的最佳時刻。

        本課程為昆蟲學之基礎養成教育,為本系學生昆蟲學相關課程之先修科目;介紹基礎昆蟲學之主要相關領域,由授課教師負責該領域之課程規劃;內容包含昆蟲形態、昆蟲發育、昆蟲行為、以及昆蟲生態等領域的基本觀念介紹。

        於昆蟲形態部分,主要目的在於使學生瞭解昆蟲的外部形態及內部構造,並且比較昆蟲與其他節肢動物及其他物種之間的不同。外部形態為昆蟲研究發展中最早也是最為重要的一部份,昆蟲的形態具有高度的多樣性,經常是作為物種之間分類的特徵依據,因此在基礎課程中瞭解昆蟲的基本形態是不可或缺。

        昆蟲的生活史中,從卵孵化到成蟲的階段需要經由變態(metamorphosis)的過程以改變形態適應環境。本課程於昆蟲發育的部分,包括昆蟲胚胎發育的簡介以及內分泌調節脫皮及變態的機制介紹,給予同學基礎的發育生物學與內分泌學的認識。除基本生理機能外,也包括控制昆蟲動作反應之肌肉、神經系統,最後探討昆蟲除自我調控外,也可能與其他同、異種昆蟲及不同物種間的影響調控,使學生由外而內,由淺入深的方式進入昆蟲學的領域。

insectep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研究生涯  侯迪傑

 1999852809.jpg

        我是迪傑,你們可以叫我,DJ。我很喜歡我的名字,曾經也有人在畢業紀念留言給我:希望我可以永遠的像DJ一樣充滿活力。雖然現在我不在電台,但是我還是想讓大家多認識我,正好系上電子報有這麼一個機會,讓我可以好好的talk“一番。

   我來自台南一個非常純樸的鄉下地方,那裏最高的樓層不超過五樓,卻有遍地的田野和許多紅磚四合院,而我就是在這種環境下長大。既然現在待在昆蟲所,不免讓我想到小時候,和昆蟲第一次的親密接觸。

        猶記幼稚園時,我就像蔣公一樣觀水,只不過蔣公看著魚逆流而上,而我是蹲在水溝看的JJ”(孑孓)奮力的扭動身軀,於是我就突發奇想,拿著杯子,撈了一大杯水去問老師,結果不免毒打一頓,依稀記得,當時老師一邊打,一邊罵,你怎麼可以拿別人的杯子裝這麼髒的東西。

insectep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各位系友、家長及同學們:

 

        轉眼間,學期已經過了一半,期中考也陸續舉辦,對焚膏繼晷的莘莘學子,請大家給予誠摯的祝福,祝福他們各科都能有所斬獲!

        星期一(十一月十日),系上舉辦了台大博物館群昆蟲標本陳列室的開幕典禮,承蒙本校副校長陳泰然、生農學院院長陳保基、副院長陳尊賢、農化系李達源主任,及隔壁好鄰居空軍作戰司令部指揮官劉鎮武中將等貴賓蒞臨,真是盛況空前,也為昆蟲標本陳列室打下了好的開始。

        最難得的是,本次開幕典禮,在柯俊成老師領軍下,系上大一學生家長熱烈參與,除了佈置會場、準備餐點,還一再表示能協助擔任導覽志工,看在農化系李主任眼中,不勝羨慕和嫉妒。也是!當孩子到大學後,一般家長幾乎是放牛吃草,鮮少有像我們系上這般熱絡的家長。

insectep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專業與業餘昆蟲學家之間

 EP13_01.JPG

或許念到大學昆蟲相關科系的人,已失去當業餘昆蟲學家的資格,但諷刺的是有人對業餘和職業昆蟲學家做了如下的定義;

1.  下班後從事研究工作的人是業餘,回家就不再研究的為職業。

insectep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柯俊成教授  昆蟲分類研究室

EP13_02.jpg 

 

本研究室主持人之專業背景為昆蟲形態分類。研究主題為具經濟重要性的粉蝨科害蟲,為生物多樣性中極為基礎且重要之研究領域,並為國內唯一的粉蝨分類專家,多年來的研究具開創性及連貫性,除深具學術價值外,對粉蝨類害蟲之檢疫與防疫工作貢獻甚大,研究成果受到肯定。此外,經常與國外同行學者保持連繫及參與學術活動,在其研究領域已為知名人士。研究內容除傳統形態分類外,亦利用支序分類學方法,納入生物學、成蟲形態、以及分子標記等特徵,將粉蝨分類朝向多元的方向發展,尋找更多分類特徵的資料來分析粉蝨的類緣關係,深入探討其分類體系及進化過程,以期重建合理完整的粉蝨科分類系統。台灣的粉蝨蒐藏標本數量豐富,目前研究室主持人粉蝨科昆蟲的分類已累積十六年以上 (1987~2007) 的基礎與經驗,文獻與標本材料相當豐富。

insectep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高穗生老師訪談

EP13_04.JPG 

         高老師目前服務於農業藥物毒物試驗所生物藥劑組,職位為研究員兼組長,畢業於國立台灣大學植物病蟲害學系昆蟲組學士及碩士,並於1983年於美國明尼蘇達大學昆蟲學研究所取得博士學位,訪談中很高興能夠聊到高老師的學經歷,才剛開始進入主題,老師就笑笑的說:「有哪些考題?」。

         那麼高老師是何時對於昆蟲感到興趣呢,老師覺得其實很難說,因為當時的聯考只分三組,甲組是理工及醫學院,乙組是文法商,丙組是農學院及理學院,而且錄取率不高,而為何選擇丙組呢?由於生長環境的關係,從小在鄉下長大,喜歡種花花草草,常打赤腳抓泥鰍、鰻魚、蚌殼,又加上從小學、初中到高中的生物學都還不錯,所以第一志願就選了丙組,當然很多人的第一志願是當醫生,但當時大環境比較窮,不忍面對病患收錢時的痛苦,也不愛當商人,所以回歸自然就選擇了農學院,但農學院也不知道那個系好,也沒有認識的人上過大學,決定的辦法只有一個,就是,照順序填,剛好當時台大植病系昆蟲組要在參加聯考總人數的前一百名才能被錄取,而幸運的就考上了,至於興趣則是進入植病系昆蟲組後開始慢慢瞭解及培養。在畢業後先服完義務役,當時大學畢業就是預官,在受訓時是很辛苦,不過後來在軍團部屬被遴選為政治巡迴教官,所以比較輕鬆,當時被挑選負責阿兵哥的政治教育,負責教三民主義,第一次有了面對至少百人以上的教學經驗。結束後準備申請國外研究所,雖然大部分的國外學校錄取,卻是要到第二年才有獎學金,所以只好被迫放棄,選擇準備國內碩士班,雖然只剩兩週的準備時間,加上筆記早就借給別人,所以準備得很辛苦,結果竟然以榜首錄取,考進台大植物病蟲害學系昆蟲組碩士班,畢業之後進入台灣植物保護中心,剛開始由於植物保護中心沒有實驗室,只好在當時的農復會坐辦公桌,但是高老師說,男兒立志在沙場,所以堅持要在台大借場地做實驗,前後待了六年,研究主題為倉庫害蟲,不過對出國進修的夢想仍然堅持,也因為當時主管曾說:「好好幹!就會送你出國唸書,」所以滿懷希望,不過後來怎麼等都沒機會,所以毅然決然離開植保中心,申請國外學校,因為查文獻時看到明尼蘇達大學有位老師做倉庫害蟲,所以鼓起勇氣寫信,後來老師答應也才有這個機會,在明尼蘇達大學博士班期間輔修統計,三年半的期間取得了博士學位。

insectep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EP13_05.JPG 

        大家好!我叫弘瑋,最平凡的開場白也是介紹自己的第一句話,也是我最熟悉的方式。我要分享的是讓我收穫最多的一年-去年,剛從大學畢業,憑著「年輕不留白」這句話,跟國中同學騎機車環島。為了給我們一點挑戰,一點老邁後剩一張嘴的話題,相識十年的十個朋友,五輛機車,經過兩個禮拜隨性的規劃,就這樣從淡水,就這樣,出發吧!

 

           這趟旅程,我們走過台灣最東南西北的燈塔,在蘇花公路與大卡車爭道,居住在以為只有老人會居住的香客大樓,在大雨且沒路燈的晚上衝上阿里山。記得最難忘的一晚,是住在像危樓的民宿,老舊的裝潢關上燈後,大家依然睡不著,開始聊著這十年。或許是看不見彼此,每個人都變得多話,回想在不成熟的國中時期發生的一切,很多事情在當下難以開口訴說,很多疑問在當下難以詢問的,過了十年後的那一晚解開了。與好友相處的景象就像跑馬燈跑了一輪,回憶歷歷在目,彷彿回到當初。一禮拜的環島,帶回的不只是記憶卡滿滿的照片,得到的不只是一項環島的紀錄,擁有更多的是好友們的心內話,突破好朋友間感情的瓶頸,是的!那一刻我們都成長了!曾看過的一本書寫到,千萬不要跟好朋友一起去長期的旅行,否則會破壞之間的友誼,但是他更寫到,如果你有很好的朋友,一定要跟他來一趟旅行。現在想想,才了解作者所說的含意。

insectep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 人氣()

各位系友、家長及同學們:

開學後,忙碌的生活,讓學生和老師們都忙得團團轉。學生的課程加退選已經結束,這學期要修的課,大致都已底定,就讓我們全力以赴吧!

月初,系上辦了一場學生家長會,邀請新生及所有舊生家長參加,總共來了四十多人,場面熱烈。那天系上老師出席相當踴躍,包括吳文哲、李後晶、黃榮南、楊恩誠、蕭旭峰、張俊哲、許如君、奧山利規等老師,均親自出席與家長面對面溝通。此外,學生會會長王祥全率幹部多人到場服務,精神可嘉。博士班學生楊景程也現身會場,討論熱烈。會中,出席家長更提議籌組家長後援會,他們關心教育的熱誠,令人動容。為此,系上決定請蕭旭峰老師在系網站增設一個家長部落格,供大家互動、討論。我們就拭目以待他的發展吧。

        系上成立的昆蟲博物館,從八月一日系友會試營運以來,一切順暢。我們預定十一月十日,舉行正式開幕茶會。會中除邀請校長、各系所主任、捐款人等貴賓外,亦歡迎系友、家長、同學蒞臨共襄盛舉。開幕典禮備有專人解說、可口茶點並致贈精美的「來館禮」,歡迎大家一起來逗鬧熱!

insectep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從另一角度看法布爾   朱耀沂老師

對昆蟲有興趣的人應該都聽過亨利.法布爾(Jean Henri Fabre1823~1915)這個人吧!他在一八七九年至一九○七年出版的《昆蟲記》(全十卷),被譽為自然文學的經典,為他博得不朽的名聲,讓他以昆蟲文學家或昆蟲生態觀察家等稱謂出現於名人事典中。由於坊間已有不少介紹其生平事蹟的傳記、專書,所以在此不再贅述。
       
但在從純學術立場討論自然科學進步過程的書籍中,如「生物學史」,法布爾之名卻不常被引用,若有出現,也僅以短短數行帶過。顯然在科學界,尤其是昆蟲學領域,許多人並不認同法布爾為「昆蟲學家」。原因為何?從《昆蟲記》的記述中可見端霓。
       
其一是他對進化論的否定。法布爾是實證主義者,除非自己親自實驗、親眼觀察並確認,無法接受生物進化現象。此外,他是虔誠的天主教徒,認為萬物都是上帝所造,不可能有變化。這和建立動、植物分類學的林奈(C. Linné,1707~1778)有些相似,林奈也因為篤信基督教的關係,相信萬物是上帝造的,祂不可能造天文數字般的動、植物種類來煩人,動、植物種類數應該都只有數萬種。因此他執筆《自然體系》時樂觀地認為,在他有生之年可以完成地球上也就是上帝創造的所有動、植物的命名工作。
        在法布爾《昆蟲記》出版的二十年前,即一八五九年,英國進化論學者達爾文(C. Darwin, 1809~1882)曾發表《物種源始》(Origin of species),致使生物進化的相關議題成為十九世紀後期生物界、宗教界等討論的熱門話題。不過法布爾對進化論一直持反對的立場。雖然兩人在生物學的立場不同,達爾文在《物種源始》中以「無與倫比」的生物觀察家」讚揚法布爾,而法布爾也感謝達爾文在著作中三次引用他的觀察記錄。

insectep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Okuyama 奧山利規 實驗室
 
        研究主題是利用電腦模擬的方式來對族群動態學獲得更多的了解,對於動物行為和群聚動態間的交互作用更是特別感興趣。群聚的動態是由許多個體行為因子所導致的,例如覓食和生殖行為。同時,個體的行為也會受到群聚動態的影響。舉例來說,動物會隨著各個有交互作用的物種間的個體密度改變而表現出不同的行為,如此行為的改變就會影響之後的群聚動態。因此,同時考慮行為表現改變和群聚數量變化的過程可讓我們對群聚動態有更多的了解。
       
之前是針對相同生態功能群的跳蜘個體的捕食做實驗(intraguild predation,IGP,相同生態功能群個體間的捕食)。理論模式的預測結果顯示物種間的共存在IGP的情況下不太可能發生,即使IGP在自然界中是相當普遍的,因此表示理論和實際數據是不一致的。簡言之,我發現在現有的模式並不能充分的描述動物行為的表現。例如,跳蜘表現的行為有很大的個體差異,但是這部份的差異並沒有被例入模式中。雖然跳蜘是日行性的物種,但是許多個體在白天時還是會待在巢裡不出來覓食,只有一小部分的個體會隨著人為設定的光周期活動。當這些行為差異在某種程度上被詳盡的放入理論模式中之後,儘管有IGP的交互作用,群聚動態還是會變的十分的穩定。所以推測行為差異是一個影響IGP群聚動態的關鍵因子。
       
雖然跳蜘是研究行為很好的材料,但是用來進行群聚動態實驗卻有一個困難點。要進行群聚動態的理論預測實驗,我們需要可靠的時間序列,用跳蜘當材料需要花上好幾年的時間。為了克服這個問題,我現在開始嘗試利用其他生物做材料,例如蟎蜱和豆象。這些物種的生活史較短,因此讓我可以用來作預測群聚動態的實驗。

insectep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