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藹、親切以及隨和是我們第一次與王老師見面印象;從開始訪談到結束,王老師的話夾子始終沒停過,由此可見王老師非常熱於與學生分享生活經驗以及開導學生。沒錯!事實上王老師的的確確是這樣的一位柔情男子,而對於曾在學思歷程中幫助過他的 朱耀沂,朱老師以及 林飛棧,林老師,他總是懷著感恩的心,不時在嘴邊提起,又由此可見得其不忘本的台灣草根性。
        王清澄老師談起求學經過,當時台灣要出國是相當困難的事,記得當時出國還是從松山機場出去的年代,出國一事,是非常光宗耀祖的,你一個人要出國,所有親戚朋友都來送你,但是在此背後,留學生同時也必須在異鄉背負著親情的壓力、以及面對外面世界的文化衝擊,而就是在這時代背景中,王老師前往美國攻讀其博士學位。
        訪談中,王老師侃侃而談在國外生活所遇到的人、事,提到國外遭受種族歧視時,王老師也不諱言的說確有其實,但樂觀的王老師說:「我覺得人就是要過一些苦日子,有了吃苦這回事,你生活的豐度才會提升。」一種心境上的轉換,會讓你的生活更快樂;王老師提到:記得當時住在宿舍時,左右兩邊的鄰居與我見面都不打招呼,當時覺得你們是怎麼搞的,但某次下雨天車子輪胎卡在泥濘中,有一位鄰居二話不說,馬上就出來幫忙,噴的全身都是泥巴,等車子脫困後便默默地走回去;另一位鄰居則是都不理人,記得在一次小衝突之後,過幾天我要去學校辦事,發現櫃台小姐是她的老婆,我心想完了,若是在中國社會中,這樣鐵定會很慘,但是實際上並沒有發生任何刁難的事情,此時我才發現其實歧視這種事情,是自己本身所造成的。再提到當初當兵的事,一般男生對於當兵總是抱著害怕或著逃避的心理,王老師則採取正面態度面對當兵這件事,將其視為一個必經的過程,現在常聽到學生想要休息,甚至流浪一陣子,而當兵正好是讓頭腦最放鬆的時候。由此二件事,更可見得王清澄老師豁達開朗的個性,尤其我們更應該學習王老師面對逆境時,心境轉換的功夫,把吃苦當吃補。對於學生的心裡開導,王清澄老師也有自己的一套哲學,便是多多接觸,再做決定,面對想要就讀博士班的學生,王老師會反問你真的想要讀博士班嗎?或者應該多看看外面的世界,給學生一個正向思考的空間,是王老師一貫的作風。
        對於目前求職環境以及親身體會,王老師體會到自己現在也必須與學生共同學習,共同討論,因為自己剛拿到博士學位時,分子生物這些東西才剛起步,很多新的技術都必須再重新學起,王老師也自嘲說在技術方面總是被學生追著跑,而同時被新時代爆炸的資訊追趕著,對於從事科學研究工作,王老師總是帶著熱誠,抱著正確的心態,才能走的長久!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insectep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